南京所有机中心朱瑞俊:坚持以稻为主,推动“稻渔共生”向更加绿色、有机方向发展
2024-07-23

    江瓯江山水工程——丽水市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修复项目不久前成功入选“联合国生态恢复十年”优秀案例。作为我国一项有着千余年传统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稻鱼共生”系统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有何优势?在当下这一系统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又应如何持续绽放生命力?中环报记者就此专访了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环境与有机食品发展研究中心高级检查员朱瑞俊。

      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相结合,兼具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稻鱼共生”是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传统的“稻鱼共生”是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相结合,利用两者之间互利的关系,形成协同效应,实现生态平衡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传统“稻鱼共生”的分布以山区梯田为主,如浙江青田、贵州黔东南等地。其中的“鱼”多以鲤科鱼类为主,但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进步,黄鳝、泥鳅等特色鱼类的稻田综合种养也越来越多。

    朱瑞俊告诉记者,当前,传统“稻鱼共生”已进化、迭代为“稻渔共生”,又称“稻渔综合种养”。“稻+鳖”“稻+蛙”“稻+鳝+虾”“稻+鱼+螺”“稻+鱼+虾+果”等新型复合稻渔共作模式也陆续出现。这种模式较传统的“稻鱼共生”更为常见,多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推行,尤其是湖北、安徽、江苏等渔业大省,稻虾养殖规模十分可观。仅湖北省2023年的稻虾综合种养面积就已达900万亩。

    值得一提的是,“稻渔共生”系统具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

    首先是生态效益。水稻生长产生的有机物质可以作为鱼类、虾蟹类等水生动物的饵料,而套养的水生动物可以吞食害虫和虫卵,减少水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其排泄物也可作为一种天然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化肥使用。二者形成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机制,这也为多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有助于蛙类、螺类、鸟类的栖息和共存,增加稻田微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此外,水生动物的活动可有效转化和利用稻田中的有机物质,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稻田土壤养分循环利用,有助于保持土壤的肥力和长期健康,让水稻更好地生长。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同时,‘稻渔共生’系统可以通过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吸收和转化稻田中的部分氮、磷等营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水质。综合利用稻田的生物资源,也能减少因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的地表径流污染,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在‘双碳’大背景下,其带来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也有助于减污降碳。”朱瑞俊说。

    其次是经济效益。水生动物在稻田中活动可以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增加水稻的产量。同时,与单一种植水稻相比,鱼、虾、蟹套养可获得更多产出,且水产品价格明显高于水稻价格,农民可以获得多倍的经济收益。除水稻和水产品的双重产品销售收益外,“稻渔共生”系统还可以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以农旅融合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

    最后是社会效益。由于在减化肥、减农药方面的显著效益,“稻渔共生”可有效提高水稻和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稻鱼共生的生产方式也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气候条件,减少和抵御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风险和影响。此外,“稻渔共生”系统节约了土地、水域资源,在有限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能够获得更大产出,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以稻为主”是首要原则,模式选择应因地制宜

      多重优势叠加,让“稻渔共生”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认可。但在开花结果的同时,其推广与应用也存在一些误区。

    “首先,对稻渔共生系统中水稻是主产品的认识应强化。”朱瑞俊说,“稻在前,渔在后,这意味着在‘稻渔共生’系统中,水稻是主产品,鱼、虾、蟹等是副产品,其应用和推广的首要原则是以稳粮为主,在保障水稻正常生产、不降低水稻单产水平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水产养殖,严格控制沟坑占比,充分发挥边行效应。”

       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规定,“宜不挖沟坑或少挖沟坑。需要设置沟坑时,沟坑占比不应超过10%”。

    “当前,稻渔系统中‘渔’的收益比水稻高,因此逐渐出现渔进稻退、重渔轻稻、渔占稻位、挖稻成塘、以渔为主等现象,影响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稳定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更严格的保障措施,确保在种植水稻的大前提下开展稻渔共作。”朱瑞俊说。

      此外,对“稻渔共生”模式的选择应因地制宜。比如,稻鱼模式适合山区梯田,但若在山区梯田引入“水稻+小龙虾”模式,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等生态风险;稻虾模式更适合地下水位较高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稻鳖模式适宜于有较高消费能力的经济水平发达地区;稻蟹模式适合气候相对冷凉的东北和宁夏黄河灌区等地。“稻渔共生”模式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农业产业政策,满足当地种养、消费习惯,更要与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相适应。

    “稻渔共生”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其保持稳定、防止病虫草害大爆发的关键。朱瑞俊表示,为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应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抗倒伏、抗病、熟期适宜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和适应稻田浅水环境、生长快、品质优、抗病抗逆的水产品进行套养。杜绝使用高毒农药、渔药,鼓励和提倡以有机肥、腐熟农家肥、生物源植保产品、微生物菌剂替代化肥、化学农药,以人工除草替代化学药剂除草,实施秸秆还田,促进螺类、蛙类的栖息和繁殖,保障“稻渔共生”系统稳定,推动其向更加绿色、有机的方向发展。

    传统“稻鱼共生”系统需要大量劳动力开展人工除草、施肥、投喂、采收、捕捞等农事活动。随着稻田综合种养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模式越来越复杂,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越来越多,仅靠人力劳作已无法适应稻渔综合种养的快速发展。“为此,应推进机械化作业,开发适用‘稻渔共生’系统的种植、养殖机械装备与技术,如无人机直播水稻、无人机投饵等。发展适合山区、梯田作业的小型农机,以机械替代人力,实现高效管理。”朱瑞俊说。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