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有机蔬菜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产业
2008-05-04

 

  有机蔬菜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健康食品。多年来,山东省泰安市适应新世纪农产品消费潮流,及时确定了发展有机农业的战略目标,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改善品质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培植为纽带,努力做大做强有机蔬菜产业。2007年,全市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场达到200多个,获得国家OFDC、国际OCIA、日本JONAJAS、欧盟BCS等国内外10多家有机机构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主要品种有大叶菠菜、菜花、毛豆、芦笋等40多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有机蔬菜加工出口企业近20家,年创汇达4000万美元,有机蔬菜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泰安市有机蔬菜产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兴产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科学规划定位,确立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目标。为发挥耕地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等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泰安市委、市政府及早确定把发展有机蔬菜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产业,聘请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等权威机构的专家,编制了“20032007有机食品五年发展规划”,把有机蔬菜产业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基地区域布局,到生产环节、加工流通环节等,做到系列化整体推进,确保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各级坚持从市场前景、现实效益、基础优势等方面广泛宣传引导,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热情,全市形成了加快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浓厚氛围和持续动力。

  二是严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建设国内一流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为保证有机蔬菜产品质量,泰安市在基地建设、生产管理和产品收购等环节严格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建设国内一流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在基地建设方面,由科技人员对基地周边环境和水源、空气、土壤等进行实地考察和检测,符合要求的,引导农户成方连片规模化发展。在基地管理方面,按照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全市大力推广了泰安泰山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一订、三改、五统一、三同时”的管理模式。在质量标准制订推广方面,探索制定了有机绿菜花、菠菜、肥城桃等10多个地方标准,推广了依据OFDCOCIAJONA等有机标准制订的40多个瓜菜品种的100多项有机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使农民群众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在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控体系建设方面,逐步建立起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制订实施了农业投入品管理、质量例行检验、质量可追溯管理等配套管理制度,实行从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围绕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还健全了技术服务和执法服务等保障体系,积极引进高抗新品种、生物防治、有机肥施用等先进技术,大力提高有机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泰安市岱岳区被列为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岱岳区、肥城市、宁阳县被列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县。肥城市被列为国家有机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示范县。联合国工发组织中国技术与投资促进处、亚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协会分别在泰安建立了有机蔬菜基地。全市有机蔬菜基地建设与管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三是培植有机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加快有机蔬菜产业化进程。各级坚持运用工业化发展理念和市场化手段,做到龙头企业发展与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同步推进,把有机蔬菜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亮丽品牌,加强与国内外涉农企业和农产品营销商的合作,以优势资源、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吸引它们来泰安建设企业、发展基地。近几年来,泰安市先后引进龙大、弘海、汇源、佳禾等13家大型有机蔬菜加工出口龙头企业,目前全市有机蔬菜出口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0家。

  四是搞好发展模式创新,增强有机蔬菜产业发展活力。本着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原则,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结成经济共同体。泰安市大力推广了有机蔬菜股份制合作社、专业协会、有机农场等基地带动模式,促进了基地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了龙头企业和农户双赢。

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肖兴基主任赞誉:山东泰安的有机蔬菜,已经达到“四个全国最多”,就是面积最多、产量最多、加工最多、出口最多,已经成为全国的领跑者。2007年《农民日报》介绍推广了泰安市发展有机蔬菜产业的经验做法。2007年省委书记李建国、国家农业部长孙政才来泰安调研工作时,分别对泰安有机蔬菜基地进行视察。

(转自:山东农业信息网)